事項:2016年1-11月,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累計同比增長9.4%,前值8.6%;產成品存貨同比增長0.5%,前值-0.3%;資產負債率56.1%,前值56.1%;應收賬款凈額同比9.0%,前值9.4%。
主要觀點
PPI快速回升支撐利潤改善,行業間利潤分化。PPI和PPIRM(滯后6月)的增速差在11月從前值5.6%跳升至7.1%,結合工業生產保持穩定,PPI回升仍舊是支撐利潤改善的主要因素。分產業鏈來看,上游行業利潤同比繼續快速改善,其中煤炭價格在11月雖震蕩加劇,仍處于年內高位,帶動煤炭開采業利潤累計同比從前值113%大幅飆升至157%,石油、黑色、有色開采等其他采礦業也均實現利潤增速的小幅回升。中下游利潤分化,食品制造、化纖、造紙、設備制造、TMT、有色冶煉等增速回升,關注上述行業利潤改善的可持續性;鋼鐵、汽車、醫藥、公用事業等增速降低。
國企利潤增速反超私企。從不同所有制類型看,6月至今國企和私企利潤增速持續分化,1-11月國企利潤累計增速8.2%,較前值回升3.4個百分點,為2014年以來的最高增速;私企利潤累計增速5.9%,已連續三個月創年內新低。2004年至今,只有在2009年“四萬億”期間,國企利潤增速大幅高于私企,本次在原材料價格暴漲的帶動下,國企利潤增速再次反超私企,以侵蝕私企利潤為代價的國企利潤回升根基并不牢固。
國企去杠桿仍未實質性啟動,2017年能否有所突破?從杠桿率來看,11月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56.1%,和前值持平,其中國企61.6%,民企51.1%,國企顯著高于民企。私營企業仍在主動降杠桿,但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在9、10月小幅降低后再次回升至8月的水平,國企去杠桿遲遲未能實質性開啟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要求抓住僵尸企業的牛鼻子,并把降低企業杠桿作為去杠桿的重中之重,若能以處置僵尸企業為核、實現去產能和去杠桿的良性互動,再結合債轉股的加速推進,國企去杠桿有望在2017年實現突破。
庫存持續回補,應收賬款改善程度不及利潤。庫存方面,三季度至今工業產成品庫存同比跌幅持續收窄,11月已實現轉正,同比0.5%,較前值回升0.8個百分點,在PPI持續回升的帶動下,預計企業庫存回補將延續至2017年一季度。應收賬款方面,11月應收賬款凈額同比9.0%,較前值回落0.4個百分點,但總體上仍呈現震蕩上升的走勢,企業現金流改善程度并沒有利潤體現的那么樂觀。


(本文轉自東方財富網) |